搜索
首页 《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

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

意思:高房屋位于大道,节士不肯过。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是一首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世风日下的愤慨之诗。 首句“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描绘出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范,高大的房屋应当在大路上,而那些有节操的士人却不会走过这条道路。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坚守道德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人的赞美和尊敬。 “穷巷独秉德,车马一何多”描绘了另一种情境,那些在狭窄的巷子里独自秉持道德的人,他们的车马却如此之多。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困境中坚守道德的人的敬仰,他们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势力走谀谄,礼义服委佗”是对世风日下的批判。那些为了利益而阿谀谄媚的人,那些只顾礼义的人却被嘲笑和轻视。这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失望和无奈。 “是以被褐人,长甘北山阿”是对那些甘于平凡、默默坚守道德的人的赞美。他们就像穿着粗布衣服的人,却长期享受着北山的生活。 最后,“曰今岂有愧,渔上有行歌”表达了诗人对当今世道的失望和对那些坚守道德的人的敬仰。诗人认为现在的情况是否真的没有让人感到惭愧的地方?但愿不是,但愿那些坚守道德的人能够唱着歌走在渔船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尚道德的赞美和对世风日下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道德的坚守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不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不同人对道德的不同态度和选择,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
穷巷独秉德,车马一何多。
势力走谀谄,礼义服委佗。
是以被褐人,长甘北山阿。
曰今岂有愧,渔上有行歌。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节士

    读音:jié shì

    繁体字:節士

    意思:(节士,节士)
    有节操的人。
      ▶《韩诗外传》卷十:“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奔敌杀七十人而死。”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毂》:“毂亦大节士,轻财重义,为乡里

  • 不肯

    读音:bù kěn

    繁体字:不肯

    英语:be unwilling to

    意思:不同意;不接受。
      ▶《谷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

  • 大道

    读音:dà dào

    繁体字:大道

    短语:阳关道 通路 康庄大道

    英语:main street

    意思:
     1.宽阔的道路。
      ▶《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