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怀》 论人莫逊春秋笔,入世方知圣哲哀。

论人莫逊春秋笔,入世方知圣哲哀。

意思:评论人不恭敬春秋笔,入世才知道圣哲哀。

出自作者[现代]老舍的《述怀》

全文创作背景

老舍的《述怀》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这部作品写于1936年,当时老舍正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教。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军阀混战使得社会混乱不堪,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舍通过《述怀》表达了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在《述怀》中,老舍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他也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达了对人性、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综上所述,老舍的《述怀》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和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辛酸步步向西来,不到河清眉不开!
身后声名留气节,眼前风物愧诗才。
论人莫逊春秋笔,入世方知圣哲哀。
四海飘零余一死,青天尚在敢心灰!
作者介绍 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春秋笔

    引用解释

    相传 孔子 据史实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字寓褒贬,不佞不谀,使乱臣贼子惧。后遂以“春秋笔”指据事直书的史笔。 宋 刘辰翁 《读社拾遗百忧集行有感》诗:“毁誉都忘月旦评,姓名不上《春秋》笔。”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史馆赋诗》:“老夫参秉《春秋》笔,不作諛词取世讥。” 郁达夫 《青岛杂事诗》之十:“诸君珍重《春秋》笔,好记遗民井

  • 圣哲

    读音:shèng zhé

    繁体字:聖哲

    英语:sage

    意思:(圣哲,圣哲)
    指超人的道德才智。亦指具有这种道德才智的人。并亦以称帝王。
      ▶《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

  • 入世

    读音:rù shì

    繁体字:入世

    英语:entry to WTO

    意思:投身于社会。
      ▶汉·刘向《九叹•惜贤》:“妄周容而入世兮,内距闭而不开。”
      ▶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诗:

  • 论人

    读音:lùn rén

    繁体字:論人

    意思:(论人,论人)
    I
    评论人。
       ▶唐·韩愈《送石处士序》:“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
       ▶明·黄淳耀《吾师录

  • 春秋

    读音:chūn qiū

    繁体字:春秋

    短语:庚 年华 岁 齿 龄 年

    英语:spring and autumn

    意思:
     1.春季与秋季。
      ▶《礼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