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莫怨毛延寿,好怨陈汤斩郅支。
意思:蛾眉莫怨毛延寿,喜欢抱怨陈汤斩杀郅支单于。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上·王昭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度,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思。
首句“出嫁毡裘得几时”,诗人以一个出嫁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少数民族被排斥在中原文化之外的深深同情。这句诗以一种悲凉而无奈的语气,描绘了少数民族在中原文化中的边缘地位,以及他们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痛苦。
“昭阳柘馆贮歌儿”一句,诗人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宫廷比作一个充满歌声和欢乐的地方,而少数民族则被禁锢在那里,无法融入其中。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少数民族被排斥的深深同情。
“蛾眉莫怨毛延寿,好怨陈汤斩郅支。”这句诗是对历史的反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反思。毛延寿和陈汤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毛延寿是汉朝宫廷画师,因为受到贿赂而被视为贪官,而陈汤则是汉朝的一位将领,他因斩郅支单于而名声大噪。然而,诗人却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将这两个人物并列起来,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反思。
诗人认为,少数民族的遭遇并非完全是由于个人的贪污腐败或错误决策所致,而是由于整个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偏见所致。因此,诗人鼓励人们不要只抱怨个人的错误,而应该更多地反思整个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偏见和不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度,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反思,以及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追求。它提醒我们,历史上的不公和偏见并非不可改变的事实,而是可以通过反思和行动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