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舂陵行》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意思:
听那些传言,怨恨伤害谁又知道!
出自作者[唐]元结的《舂陵行》
全文创作背景
《舂陵行》的创作背景是唐代宗广德年间,诗人元结担任道州刺史时,目睹了当地人民因为战乱和繁重的赋税而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他深感同情,并上书为民请命,同时在任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建民舍、提供耕地、免减徭役等,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元结写下了《舂陵行》这首诗,通过诗歌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现实,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相关句子
不归去,道路长,道路长兮复限我以石坂羊肠。
-- 出自《岁将暮》作者:[宋]曹勋
道路入边城。
-- 出自《晚次乐乡县》作者:[唐]陈子昂
前头道路长。
-- 出自《阮郎归 焙茶》作者:[元]洪希文
豺虎满道路。
-- 出自《过洞庭》作者:[近代]邓中夏
道路断绝可奈何?
-- 出自《禽言次王季野》作者:[明]王祎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 出自《颂古十一首》作者:[宋]释普济
叫天天不应,听彼风雨迷。
-- 出自《古兴和饶云峰韵》作者:[宋]刘黻
好毁非佳士,毋轻听彼言。
-- 出自《燕居十六首》作者:[宋]彭龟年
甲子之雨恐不可,听彼谣言愁杀我。
-- 出自《甲子雨》作者:[宋]方回
姓名谁复知安史?
-- 出自《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作者:[宋]李清照
千灵万状谁复知。
-- 出自《龟石》作者:[宋]孔武仲
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
-- 出自《白帝庙》作者:[宋]苏轼
此境谁复知,独怀谢康乐。
-- 出自《落日山照曜》作者:[宋]无名氏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 出自《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作者:[唐]崔颢
如何彼女子,已复知姓字。
-- 出自《独乐园七题·采药圃》作者:[宋]司马光
天高羽翼倦,俄复知还矣。
-- 出自《采石遇顺风》作者:[宋]袁说友
由来武安客,岂复知魏其。
-- 出自《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作者:[宋]孙应时
诗句原文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
征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赢。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
关键词解释
道路
读音:
dào lù
繁体字:
道路
短语:
蹊 道 程 途
英语:
road
意思:
1.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
▶《周礼•夏官•司险》:“司险掌九州
道路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