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义川公主挽词》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意思: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义川公主挽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感伤的场景。 首句“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以两个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弄玉和湘灵开始,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神秘而富有诗意的背景。弄玉是传说中的仙女,常常吹箫乘凤升天;湘灵则是湘水之神,常以瑟为乐。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中描绘的场景是发生在深夜或清晨,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才能听到仙女和神灵的声音。 “月边丹桂落,风底白杨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场景的氛围。月边丹桂落,描绘了月下桂花飘落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风底白杨悲,则以风中悲凉的杨树声,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 “杂珮分泉户,馀香出繐帷”这两句描绘了场景中的细节。泉户上响起清脆的珮响,繐帷中散发出幽幽的余香,进一步增强了场景的神秘和幽美。 “夜台飞镜匣,偏共掩蛾眉”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死者。诗人想象死者在幽冥之中,如同在人间一样美丽动人,她们的美丽如同明镜般的匣子一样闪闪发光,然而却无人欣赏,只能独自美丽。这种孤独和哀愁的情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感伤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孤独。诗中的意象如丹桂、白杨、珮响、繐帷、蛾眉等都充满了诗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月边丹桂落,风底白杨悲。
杂珮分泉户,馀香出繐帷。
夜台飞镜匣,偏共掩蛾眉。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湘灵

    读音:xiāng líng

    繁体字:湘靈

    英语:Xiangling

    意思:(湘灵,湘灵)
    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洪兴

  • 弄玉

    读音:nòng yù

    繁体字:弄玉

    意思:人名,相传为春秋·秦穆公女,嫁善吹箫之萧史,日就萧史学箫作凤鸣,穆公为作凤台以居之。后夫妻乘凤飞天仙去。事见汉·刘向《列仙传》。
      ▶北周·庾信《荡子赋》:“罗敷总髮,弄玉初笄。”<

  • 吹箫

    读音:chuī xiāo

    繁体字:吹簫

    意思:(吹箫,吹箫)

     1.吹奏箫管。
      ▶《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

  • 灵鼓

    读音:líng gǔ

    繁体字:靈鼓

    意思:(灵鼓,灵鼓)
    六面鼓。
      ▶《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
      ▶郑玄注:“灵鼓,六面鼓也。”
      ▶汉·张衡《东都赋》:“撞洪钟,伐灵鼓,旁震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