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灵师》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意思:齐国百姓逃避赋役,高士著幽禅。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送灵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佛法的赞美诗,通过对佛法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的描述,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佛法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六百年,这表明佛法在中国的影响力已经非常深远。同时,诗中也描述了佛法对普通百姓和高士的影响,他们因为佛法而远离赋役,专心修行,这表明佛法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很高。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感慨。诗中提到官吏对佛法的不重视,任由佛法在民间自由发展,这表明佛法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同时,诗中也描述了佛法对一些人的影响,他们因为佛法而放弃了耕作和官职,这表明佛法对一些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通过描述一位名叫皇甫灵师的僧人,表达了对佛法高僧的敬仰之情。这位僧人不仅精通书史,还能创作优美的文章,而且他的逸志不受拘束,表现出一种自由奔放的精神。同时,这位僧人也精通棋艺、诗词、饮酒等技艺,表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感慨,同时也通过一位高僧的形象,表达了对佛法精神的赞美。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
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
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
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
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
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
瞿塘五六月,惊电让归船。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高士

    读音:gāo shì

    繁体字:高士

    英语:profound scholar

    意思:
     1.志行高洁之士。
      ▶《墨子•兼爱下》:“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

  • 赋役

    读音:fù yì

    繁体字:賦役

    英语:taxes and corvee

    意思:(赋役,赋役)

     1.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中国古代,赋初指兵赋。
      ▶春秋后期,各国

  • 齐民

    引用解释

    1.犹平民。《庄子·渔父》:“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齐民。”《汉书·食货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鷄走狗马,弋猎博戏,辞齐民。”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 清 赵翼 《华岗》诗:“同为一齐民,莫呼归长吏。”

    2.谓治理人民。《韩非子·八经》:“设法度以齐民,信赏罚以尽民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