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赵尚书城南看花日晚先归见寄》 日暮归鞍不相待,与君同是醉乡人。

日暮归鞍不相待,与君同是醉乡人。

意思:一天晚上回家马鞍不会等待,与你同是醉乡人。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酬赵尚书城南看花日晚先归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杜城韦曲遍寻春,处处繁花满目新。日暮归鞍不相待,与君同是醉乡人》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愉悦心情。 首句“杜城韦曲遍寻春,处处繁花满目新”,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杜城韦曲两地寻找春天的足迹,每个地方都充满了新的生机和繁花似锦的景象。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繁花”比作“满目新”,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日暮归鞍不相待,与君同是醉乡人”两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在春天的喜悦和期待与朋友一起陶醉在春天的怀抱中的心情。这里,“日暮归鞍”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而“不相待”则表达了诗人的急切心情,期待与朋友一起享受这醉人的春光。最后,“醉乡人”则表达了诗人和朋友的共同归宿——陶醉在春天的美好中。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愉悦心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期待,使得这首诗更加富有情感和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诗,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杜城韦曲遍寻春,处处繁花满目新。
日暮归鞍不相待,与君同是醉乡人。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乡人

    读音:xiāng rén

    繁体字:鄉人

    英语:village people

    意思:(乡人,乡人)

     1.同乡的人。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

  • 相待

    读音:xiāng dài

    繁体字:相待

    意思:
     1.对待。
      ▶《韩非子•六反》:“犹用计算之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心坚似铁,只以主母相待,并不及乱。”<

  • 日暮

    读音:rì mù

    繁体字:日暮

    英语:eventide

    意思:傍晚;天色晚。
      ▶《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

  • 归鞍

    读音:guī ān

    繁体字:歸鞍

    意思:(归鞍,归鞍)
    犹归骑。回家所乘的马。
      ▶唐·张说《东都酺宴》诗之三:“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宋·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