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序)》 静躁固异姿,出处尽忘己。

静躁固异姿,出处尽忘己。

意思:静躁本不同姿态,从地方完全忘记自己。

出自作者[明]戴良的《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人生选择和道德理想的诗,通过对结交朋友、仕宦、出仕等话题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和道德观念的看法。 首先,诗中提到了结交朋友的不同类型,有仕宦之人也有不仕之人,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生选择的不同态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在出仕和隐居之间的选择,认为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应该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追求自己的内心感受。 然而,诗中最后两句“先师有遗训,处仁在择里。”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理想的追求。作者认为,要实现道德理想,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的环境,即一个能够保持仁义的环境。这表明作者对于道德的重视程度,认为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即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不要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同时,作者也认为,只有在保持仁义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和道德理想的看法,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道德的重视程度。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结交数丈夫,有仕有不仕。
静躁固异姿,出处尽忘己。
此志不获同,而我独多耻。
先师有遗训,处仁在择里。
怀此颇有年,兹行始堪纪。
四海皆弟兄,可止便须止。
酣歌尽百载,古道端足恃。
¤

关键词解释

  • 出处

    读音:chū chù

    繁体字:出處

    英语:provenance

    意思:(出处,出处)
    I

     1.谓出仕和隐退。
       ▶汉·蔡邕《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着,出处

  • 静躁

    读音:jìng zào

    繁体字:靜躁

    意思:(静躁,静躁)
    静和动。
      ▶晋·张华《答何劭》诗:“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群生。明闇信异姿,静躁亦殊形。”
      ▶《隋书•天文志中》:“太白进退以候兵,高埤迟速,静躁

  • 忘己

    读音:wàng jǐ

    繁体字:忘己

    意思:
     1.忘了自己,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指不识不知,顺乎自然的处世态度。
      ▶《庄子•天地》:“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