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佛记一切贤圣众,皆以无为有差别。

佛记一切贤圣众,皆以无为有差别。

意思:佛记一切贤圣众,都以无为有差别。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佛陀和贤圣众生的,强调了无为有、涅槃三昧等佛教理念。 首先,“佛记一切贤圣众,皆以无为有差别”,这句诗表达了佛陀对所有圣贤众生的记述,他们都以无为有,即以无为为基础,追求真理和智慧。这体现了佛教的无为思想,即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无始终的,从而摆脱烦恼和痛苦。 “如来乃至阿罗汉,同入涅盘三昧海”,这句诗描述了如来乃至阿罗汉等佛陀的境界,他们共同进入涅槃三昧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烦恼和痛苦的境界。这体现了佛教的涅槃思想,即追求解脱生死轮回,达到永恒的境界。 “二乘设不见此理,是则波旬颠倒想”,这句诗批评了二乘人的错误观念,他们看不到这些道理,因此被波旬(恶魔)的颠倒想法所迷惑。二乘人是指声闻乘和缘觉乘的修行者,他们只关注个人的解脱,而忽略了众生的痛苦和佛陀的教诲。 最后,“稽首迦诺迦伐蹉,看花结印同无相”,这句诗表达了对迦诺迦伐蹉的敬意,他是一位佛教修行者,以看花结印的方式修习无相法门。这体现了佛教的无相思想,即通过观察和修习,达到无我、无相、无住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佛陀和贤圣众生的智慧和境界,批评了二乘人的错误观念,强调了佛教的无为、涅槃、无相等理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方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佛记一切贤圣众,皆以无为有差别。
如来乃至阿罗汉,同入涅盘三昧海。
二乘设不见此理,是则波旬颠倒想。
稽首迦诺迦伐蹉,看花结印同无相。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贤圣

    读音:xián shèng

    繁体字:賢聖

    意思:(贤圣,贤圣)

     1.道德才智极高。
      ▶《六韬•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汉·刘向《列女传•周室三母》:“盖太姜渊

  • 无为

    读音:wú wéi

    繁体字:無為

    英语:inaction

    意思:(无为,无为)
    I

     1.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称为“无为”。
       ▶《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差别

    读音:chā bié

    繁体字:差別

    短语:距离 反差 别 出入 千差万别 异样

    英语:difference

    意思:(差别,差别)

     1.差异;不同。<

  • 佛记

    读音:fó jì

    繁体字:佛記

    意思:(佛记,佛记)
    佛的悬记,即佛的预言。
      ▶唐·李峤《为绛州刺史孔桢等上献食表》:“伏惟金轮圣神皇帝陛下,功掩大千,化高明一,凭五乘而驭群品,秉六度而弘万机,俯顺人心,仰膺佛记。

  • 一切

    读音:yī qiè

    繁体字:一切

    短语:浑 总体 竭 成套 满贯 布满 原原本本 从头至尾 万事 漫 尽 普 漫天 一 全 整套 周 上上下下 整 百分之百 任何 一五一十 合 悉 囫囵 满 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