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
意思:百年修不好,一天许知道不是。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观道二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仁爱、道德和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
首段以“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开始,描绘出圣人仁爱之心如同慈母,对路旁的孩童产生怜悯之情。这种情感超越了个人利益,体现了人类最深层的善良和同情心。
“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则以虎狼为例,描绘出它们虽然凶残,但也会哺育自己的孩子,这和圣人的仁爱之心形成对比。诗人以此表达出万物皆有善良的一面,只是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化。
“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这里的“六凿”指的是人的各种欲望和情感,而“相识知”则表达了人与万物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知。
“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则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中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则以虎狼的悔过之心,比喻人性中的善良和悔过之情。即使是最凶残的动物,也有悔过的一天,这和圣人的仁爱之心是相通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情感、道德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它鼓励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自然和动物的情感和需求。这首诗充满了对人性、道德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