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栖贤涣上人》 想得老师无别事,乱云晴日补袈裟。

想得老师无别事,乱云晴日补袈裟。

意思:想得到老师没有别的事,乱云晴日补袈裟。

出自作者[宋]郑会的《寄栖贤涣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栖贤桥下水流沙,开了菖蒲几度花。想得老师无别事,乱云晴日补袈裟》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表达对僧人生活的赞美之情的诗。 首句“栖贤桥下水流沙,开了菖蒲几度花。”描绘了栖贤桥下的水流和菖蒲花的景象。栖贤桥是诗中描绘的地点,水流潺潺,菖蒲花开,年年复年,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永恒和不变的道理。而“开了菖蒲几度花”一句,既描绘了菖蒲花的盛开与凋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 “想得老师无别事,乱云晴日补袈裟。”这一句则转向了对僧人的描绘。这里的“老师”是对僧人的尊称,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敬仰之情。他似乎没有其他的事情,只是在晴天乱云之间,修补袈裟,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僧人生活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桥下水流、菖蒲花开,以及僧人在晴天修补袈裟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然和超脱,流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妙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僧人生活,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栖贤桥下水流沙,开了菖蒲几度花。
想得老师无别事,乱云晴日补袈裟。
作者介绍
郑会,南宋人,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属江西)人。少游朱熹、陆九渊之门。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二)进士。十年,擢礼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史弥远专政,引疾归里。卒年八十二。有《亦山集》。已佚。清同治《贵溪县志》卷八有传。郑会诗,据《全芳备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关键词解释

  • 晴日

    读音:qíng rì

    繁体字:晴日

    意思:晴天。
      ▶唐·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明·高启《雨中晓卧》诗之一:“闲人晴日犹无事,风雨今朝正合眠。”
      ▶毛泽

  • 袈裟

    读音:jiā shā

    繁体字:袈裟

    短语:

    英语:cassock

    意思: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

  • 老师

    读音:lǎo shī

    繁体字:老師

    短语:园丁 师长 教育工作者 师 师资 讲师 教育者 导师

    英语:teacher

    意思:(老师,老师)

     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