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徐五教池亭》 晓香怜杜若,夜浸爱蟾蜍。

晓香怜杜若,夜浸爱蟾蜍。

意思:知道香怜杜若,夜渐渐喜欢癞蛤蟆。

出自作者[唐]李中的《题徐五教池亭》

全文创作背景

李中的《题徐五教池亭》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经历和他与徐五教的交往有关。李中在公元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从武功主簿调任明堂主簿,这期间他应吏部侍郎裴行俭的要求,创作了这首诗。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这首诗曾题为《上吏部侍郎帝京篇》,诗前还有一篇“启”,说明了是应裴行俭的要求而作的。这首诗后来传遍京畿,被人们“以为绝唱”。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既包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也涉及他与徐五教的交往,以及他应裴行俭之邀作诗的情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多士池塘好,尘中景恐无。
年来养鸥鹭,梦不去江湖。
泉脉通深涧,风声起短芦。
惊鱼跳藻荇,戏蝶上菰蒲。
泛泛容渔艇,闲闲载酒壶。
涨痕山雨过,翠积岸苔铺。
花影沈波底,烟光入座隅。
晓香怜杜若,夜浸爱蟾蜍。
步逸心难厌,看吟兴不辜。
凭君命奇笔,为我写成图。

关键词解释

  • 杜若

    读音:dù ruò

    繁体字:杜若

    意思: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
      ▶《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唐·皮日休《端忧》诗:“篔筜飒兮雨

  • 蟾蜍

    读音:chán chú

    繁体字:蟾蜍

    短语:癞蛤蟆

    英语:toad

    意思:亦作“蟾蠩”。亦作“蟾诸”。
     
     1.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绿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