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宝云寺访密师》 樵夫分道过,僧子就房迎。

樵夫分道过,僧子就房迎。

意思:樵夫分路过,僧子到房去。

出自作者[宋]赵汝鐩的《过宝云寺访密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寺才三二里,曳杖且徐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山中生活的诗,通过对寺院、塔、风、钟、樵夫、僧人、竹等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山林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首句“寺才三二里,曳杖且徐行”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和背景,描绘了诗人前往寺院的路上,山路崎岖,但诗人依然兴致勃勃地拄着手杖慢慢前行,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 “晴塔松梢见,风钟岭半鸣”这两句描绘了寺院的景象和声音。晴天时,诗人看到了高耸的塔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风起时,钟声在山间回荡。这些景象和声音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樵夫分道过,僧子就房迎”这两句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场景。诗人与樵夫相遇,与僧人子女的热情相迎,表现出山中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也体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竹有千笠,尘无一点生”则是对山林清净的赞美。千亩翠竹,绿意盎然,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尘世烦恼一扫而光。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清净的喜爱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山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清净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寺才三二里,曳杖且徐行。
晴塔松梢见,风钟岭半鸣。
樵夫分道过,僧子就房迎。
竹有千笠,尘无一点生。

关键词解释

  • 樵夫

    读音:qiáo fū

    繁体字:樵夫

    短语:

    英语:woodman

    意思:打柴的人。
      ▶《汉书•扬雄传下》:“士有不谈王道者则樵夫笑之。”
      ▶颜师古注:“

  • 分道

    读音:fēn dào

    繁体字:分道

    意思:
     1.谓分走不同的道路。
      ▶《汉书•常惠传》:“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
      ▶唐·韩愈《京尹不臺参答友人书》:“赤令尚与中丞分道而行,何况京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