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上高楼望西北,远山犹学捧心颦。
意思:没有登上高楼望西北,远处的山还学捧心皱。
出自作者[明]贝琼的《秋思(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动乱时代下,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疮痍的景象。诗中通过对两河兵乱背景下,人们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无助。
首句“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直接点明了两河地区的战乱情况,红巾遍布,犹如一片火海,人们无处可逃,无处可避。这里以“桃源”暗喻一个理想中的避难场所,然而在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一句揭示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使人不禁为那些身处战乱中的人们感到深深的同情。
“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这两句描绘了战乱背景下人们的流离失所和身份转变。短衣楚客,暗示了许多来自他乡的流亡者,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马上投入战斗。而淮人高髻,则描绘了淮河地区的人们为了生存而改变自己的传统发型,在战乱中寻找生存的可能。这些细节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荷翻太液非前日,花落蕃禧又暮春。”这两句通过描绘长安皇家园林的荷花凋零、花朵飘落的景象,暗示了昔日的繁华已不再,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暮春时节。这一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战争的破坏力,也让人对未来的命运充满了担忧。
最后,“莫上高楼望西北,远山犹学捧心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担忧。他劝诫人们不要登上高楼远望西北,因为那里是战争的源头,只会徒增伤感。而远山犹学捧心颦的描绘,则寓言着未来的悲剧可能还会重演。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力,使人对那个动荡的时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