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郊外》 十里烟郊书景和,春间流水绿生波。

十里烟郊书景和,春间流水绿生波。

意思:十里景和烟郊书,春间流水绿生波。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春日郊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十里烟郊书景和》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十里烟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十里烟郊书景和”便以“十里”这一广袤的数字,点出了烟郊的广度,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广阔的春景图。而“书景和”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景象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的“春间流水绿生波”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绿色的流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水波荡漾,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楼前人意望无尽”一句,通过“楼前”这一地点,将视线延伸到远方,表达了作者对无尽春意的向往之情。而“柳上风光来最多”则以柳树为象征,表达了春天的柳树在风中摇曳,风光无限的美好景象。 在描绘春天的景象中,作者也巧妙地穿插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雨歇陇云犹漭瀁,草薰村燕自经过”一句,通过雨后的陇云和草间的燕子,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匆匆归路迎残照,犹得桑间驻玉珂”两句,以夕阳西下,车马驻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中流连忘返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里烟郊书景和,春间流水绿生波。
楼前人意望无尽,柳上风光来最多。
雨歇陇云犹漭瀁,草薰村燕自经过。
匆匆归路迎残照,犹得桑间驻玉珂。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烟郊

    读音:yān jiāo

    繁体字:煙郊

    意思:(烟郊,烟郊)
    月色朦胧或烟雾瀰漫的郊野。
      ▶唐·王泠然《初月赋》:“望穨阳之西落,见微月之孤生;出烟郊而漫漫,映江浦之亭亭。”
      ▶唐·李白《归石门旧居》诗:

  • 水绿

    读音:shuǐ lǜ

    繁体字:水綠

    意思:(水绿,水绿)
    浅绿色。
      ▶茹志鹃《百合花》:“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沖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造句:颜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