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虞永康题沧江书院》 相逢一笑忘言处,月堕波心不记还。

相逢一笑忘言处,月堕波心不记还。

意思:相逢一笑着忘记说处,月落波心不记得返回。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次韵虞永康题沧江书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解后沧江半日閒》是一首描绘作者在沧江解后悠闲的半日,对自然风物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以及对学问的追求和与友人相逢的喜悦。 首句“解后沧江半日閒”,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诗人解后(解褐)在沧江度过半日闲暇时光。一个“闲”字,既表达了诗人此刻的闲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思考。 “一川风物闯柴关”,一川风物,指的是沧江的美景,闯柴关,则是说美景闯进柴门,进一步描绘了沧江的美景。 “正从逝处识流水,更向静时观远山。”这两句诗,诗人从对流水和远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理解和欣赏。从“逝”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流水的感慨,对时光的无奈;而静时的观山,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的欣赏。 “有咏皆春谁与点,无时不学子睎颜。”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态度。有咏皆春,是对学问的赞美和追求;无时不学,则是表达了诗人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而子睎颜,则是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人格的崇尚。 最后,“相逢一笑忘言处,月堕波心不记还。”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逢的喜悦和忘我的欢乐。相逢一笑,忘言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月堕波心,则描绘了夜晚的美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诗人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的态度,也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解后沧江半日閒,一川风物闯柴关。
正从逝处识流水,更向静时观远山。
有咏皆春谁与点,无时不学子睎颜。
相逢一笑忘言处,月堕波心不记还。

关键词解释

  • 波心

    读音:bō xīn

    繁体字:波心

    意思:水中央。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一塔屹于波心。”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忘言

    读音:wàng yán

    繁体字:忘言

    意思: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