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纳凉》 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

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

意思:黄卷没有端作睡媒,火说万朵郁崔嵬。

出自作者[宋]林景熙的《纳凉》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是一首描绘夏日炎热的诗篇,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在炎炎夏日中的感受和体验。 首句“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中,“黄卷”指的是书籍,“无端”表示无缘无故、出乎意料,这里用来描绘读者被热浪逼得无法阅读,只能昏昏欲睡的情景。而“火云万朵郁崔嵬”则是对炎炎夏日的形象描绘,万朵火云堆积,如同山峦般高耸,形容其“郁崔嵬”,给人一种闷热、厚重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热浪翻滚的声音。 “暑如酷吏何当去,薰自重华知几来”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炎热的感受和思考。酷吏让人难以忍受,而“薰自重华知几来”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暗示了炎热的周期性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脚踏层冰思远壑,手遮赤日厌飞埃”两句描绘了作者在炎热中寻找清凉的方式。脚踏层冰,意味着在冰凉的地面或者溪流上踏步;手遮赤日,则是用遮阳的手套或者物品来遮挡阳光。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寻找清凉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两句描绘了作者在炎热中坐石纳凉,直至深夜的情景。突然听到南山的雷声,既是对夜晚寂静的打破,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在炎炎夏日中的感受和体验。它不仅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作者的应对方式,还通过历史和文化反思,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优秀的夏季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
暑如酷吏何当去,薰自重华知几来。
脚踏层冰思远壑,手遮赤日厌飞埃。
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

关键词解释

  • 火云

    读音:huǒ yún

    繁体字:火雲

    意思:(火云,火云)
    红云。多指炎夏。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蕤宾五月》:“冻雨洗梅树之中,火云烧桂林之上。”
      ▶唐·杜甫《贻华阳柳少府》诗:“火云洗月露

  • 崔嵬

    读音:cuī wéi

    繁体字:崔嵬

    短语:巍 巍巍 岿然 巍然 巍峨 峻

    英语:high

    意思:
     1.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
      ▶《诗•周南•

  • 无端

    读音:wú duān

    繁体字:無端

    短语:无缘无故

    英语:for no reason

    意思:(无端,无端)

     1.没有起点;没有终点。
      ▶《管子•幼

  • 黄卷

    引用解释

    1.书籍。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杂碎故事,盖是穷巷诸生,章句之士,吟咏而向枯简,匍匐以守黄卷者所宜识。” 杨明照 校笺:“古人写书用纸,以黄蘗汁染之防蠹,故称书为黄卷。”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黄卷之中,圣贤备在。”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黄卷看来消白日,朱絃动处引清风。”

    2.指记录官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