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若及鸱夷子,必拟将舟泛洞庭。
意思:功名若和鸱夷子,一定要准备将船泛舟洞庭湖。
出自作者[唐]曹邺的《题舒乡》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泛洞庭》,作者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功名若及鸱夷子”,诗人借用了历史人物鸱夷子皮的故事,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鸱夷子皮是春秋时期吴国的贤臣,他拒绝了吴王的封赏,乘船出游,泛舟五湖,逍遥自在。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不愿被功名所累,追求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必拟将舟泛洞庭”则描绘了诗人想要泛舟洞庭湖的愿望,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景色秀美,诗人想要乘船在湖上漫游,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柳色湖光好相待,我心非醉亦非醒”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柳色湖光的美景仿佛在等待着诗人的到来,而诗人此时的心境既不是醉态,也不是清醒,而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也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