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蕲蕈》 落日照江波,依稀比颜色。

落日照江波,依稀比颜色。

意思:落日照耀江水,模糊和颜色。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蕲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以笛竹簟(用笛竹编制的竹席)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旧物的珍惜和怀念之情。 首句“吾家笛竹簟,旧物最所惜”点明了诗人珍爱的一件旧物——笛竹簟。这里的“笛竹”是指用于制作笛子的竹子,质地坚韧,音色优美。诗人用“旧物最所惜”来表达对这件物品的珍视之情。 接下来,“当年楚山秋,林下千金得”两句,诗人回忆了得到笛竹簟的时间和地点。在一个秋天的日子里,诗人在楚山的树林下得到了这张千金难买的笛竹簟。这里的“千金得”形象地表现了笛竹簟的珍贵。 然后,“寒光不染著,敻与尘泥隔”两句,诗人描绘了笛竹簟的外观和质地。这张笛竹簟寒光闪闪,洁净无瑕,与尘土相隔甚远。这里的“寒光”形象地表现了笛竹簟的清亮光泽,“敻与尘泥隔”则表现了它的洁净和不凡之处。 最后,“落日照江波,依稀比颜色”两句,诗人用落日和江波来比喻笛竹簟的颜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波荡漾,与笛竹簟的颜色颇为相似。这里的“依稀”表现了诗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笛竹簟的美丽和神秘。 整首诗以笛竹簟为线索,通过回忆、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旧物的珍惜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笛竹簟的赞美,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家笛竹簟,旧物最所惜。
当年楚山秋,林下千金得。
寒光不染著,敻与尘泥隔。
落日照江波,依稀比颜色。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江波

    读音:jiāng bō

    繁体字:江波

    意思:江水;江中波浪。
      ▶《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注引谯周《益州志》:“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
      ▶宋·朱熹《次敬夫登定王臺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 依稀

    读音:yī xī

    繁体字:依稀

    短语:迷蒙 盲目 若明若暗 迷茫 隐约可见 模糊不清 糊涂 恍惚 飘渺 影影绰绰 黑糊糊 恍 模糊

    英语:dimly

    意思:

  • 颜色

    读音:yán sè

    繁体字:顏色

    短语:色调

    英语:color

    意思:(颜色,颜色)

     1.面容;面色。
      ▶《礼记•玉藻》:“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