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
意思:年年末与事物相符合,竹笋已成竿燕想小鸡。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午节》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是一首描绘节令和自然变化的七言绝句。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以及端午节前夕的景象。
首句“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诗人以物候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转。每年节令更替时,笋子长成竹竿,燕子孵化出雏燕,这是大自然中的规律,也是生命的轮回。这里,“年年”和“物”的重复使用,加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深敬畏。
第二句“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诗人表达了在旅途中的自己并未意识到端午节即将来临,直到看到卖花担上的菖蒲,才意识到时间已经到了端午节。这里,诗人通过卖花担上的菖蒲这一细节,巧妙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端午节的临近。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己,暗示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