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劝学行》 所谓悉常事,野哉亦苟生。

所谓悉常事,野哉亦苟生。

意思:所谓完全正常的事,野呢也苟且偷生。

出自作者[宋]苏籀的《古劝学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现实社会现象为素材,通过巧妙的比拟和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首先,诗中提到了原伯鲁、棘子成等古代人物,表达了对他们只求苟且生存、不重视道德学问的批评。同时,诗人也借此讽刺了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只求生存,不思进取,缺乏道德修养和学问知识。 其次,诗中提到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的荒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六经,才能明理致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秦朝的法律吏和赵高等小人得志的现象,表达了对这些不学无术、欺世盗名的官员的愤慨。同时,诗人也借此批评了官员们不学无术、粗俗鄙陋的现象,呼吁他们深思博问、智慧治理国家。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贫贱、学古忧时的心情,并指出天下复平要有道,呼吁人们关注民众的陷溺和国家的治理。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现实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民众的陷溺和国家的治理,体现了诗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岁原伯鲁,前日棘子成。
所谓悉常事,野哉亦苟生。
岂知负孔圣,义理如何行。
善饭斯为福,食肉其堪盲。
六籍漫不省,千载谁辨明。
秦时害文维法吏,赵高趦趄诳当世。
小夫无知信可耻,大官不学粗且鄙。
深思博问如其智,精义入神以致治。
从来廊庙须奇策,乃用弓戈为快意。
孔明泽中梁甫吟,著表行师肯倩人。
吕蒙孜孜窥往事,知新益解图当今。
横槊胡为忘试艺,不文不武伊何遵。
嗟予贫贱年将老,学古忧时满怀抱。
斯民陷溺岂无说,天下复平要有道

关键词解释

  • 苟生

    读音:gǒu shēng

    繁体字:苟生

    意思:苟且偷生。
      ▶《荀子•礼论》:“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
      ▶唐·韩愈《鄠人对》:“陷于危难能固其忠孝,而不苟生之逆乱,以是而死者,乃旌表门闾。”
      ▶

  • 常事

    读音:cháng shì

    繁体字:常事

    短语:时时 时常 经常 时 常常 不时 三天两头 每每 常 素常

    英语:commonplace

    意思:
     1.上

  • 所谓

    读音:suǒ wèi

    繁体字:所謂

    英语:so-called

    意思:(所谓,所谓)

     1.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
      ▶《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