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图诗寿王丞相》 凿土得乱泉,斲木出脂髓。

凿土得乱泉,斲木出脂髓。

意思:在当地找到水源,加工木出脂髓。

出自作者[宋]项安世的《水图诗寿王丞相》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之水的诗歌,通过对水的形态、特性、作用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水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通过对水的描绘,展现了其宏大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魅力。水在天地间存在,它体物而不倚,表现出一种独立而又不倚的态度,既不依赖任何事物,也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这种特性也反映了水的智慧和独立精神。 其次,水在天地间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既是众有的始,也是万物之所依,无论是重任还是智慧,都离不开水的存在。同时,水还具有独特的德性和声韵,其德为智端,非非而是是,其声为羽音,宇覆而物止。这些特性也体现了水的包容和谦逊。 此外,水在四季和不同天气条件下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春雨散膏腴,秋霜敛华靡,露滋夏畦活,雪唤冬麦起,这些描述展现了水的无私奉献和生命拯救的力量。 最后,诗中还通过五行、夫妇、泉、砂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水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水的物质形态,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关系和观念。 整首诗通过对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虽然水是天地间最基本、最普遍的存在,但它却有着无穷的变化和奥秘,难以比拟和穷尽。因此,我们应该去观察和体验水的流变和多样性,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于天地间,体物而不倚。
其数为天一,众有之所始。
其辰为壬癸,重任之所揆。
其德为智端,非非而是是。
其声为羽音,宇覆而物止。
精为九霄月,脉为百川水。
上为云千峰,下为雾五里。
春雨散膏腴,秋霜敛华靡。
露滋夏畦活,雪唤冬麦起。
五行虽异生,宰割田一轨。
火蒸妃合卺,金铸母生子。
凿土得乱泉,斲木出脂髓。
瀑垂石山巅,汞出砂坑里。
盛德其神乎,有生皆具此。
虽然此其源,万变难比拟。
盍往观其流,庶几有穷已。

关键词解释

  • 脂髓

    引用解释

    1.犹精髓。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长史》诗:“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2.比喻人民勤劳所得的财物。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诗之十:“更遇催科急,真成脂髓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若弃粮而止论丁,是竭穷甿之脂髓,不足供公家之徭役,而拥连陌之膏腴,反得享安坐之乐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