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泛洞庭》 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

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

意思:刻烛验证第二天,狂妄势力逐渐风靡。

出自作者[宋]赵汝鐩的《泛洞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在武陵江上遭遇狂风暴雨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在惊涛骇浪中的惊恐和挣扎。 首段描绘了江水肥美、雨势刚止的景象,接着描述了作者乘船在狂风巨浪中的挣扎。作者形容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生动地描绘了波涛汹涌、天水难分的情景。接着描述了作者在风浪中挣扎的情景,包括航行间、吏尘积满两袖、划湔洗、黄昏打头风、巨浪声洪钟等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惊恐和挣扎。 最后,作者描述了经过这次风浪后的感受和经验,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他提到人言岳州程,风便五日耳,暗示着下一次风平浪静的旅程。 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通过细节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作者在惊涛骇浪中的惊恐和挣扎,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
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
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
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
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底。
有篙无处着,有缆无地舣。
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
进难退不可,簸弄任所以。
巨浪声洪钟,合力撞舟尾。
一撞心一折,通夕不知几。
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
卷索急飞橹,半昼见涯涘。
危命脱针孔,再生自今始。
人言岳州程,风便五日耳。

关键词解释

  • 披靡

    读音:pī mǐ

    繁体字:披靡

    英语:be routed

    意思:
     1.草木倒伏。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有

  • 天明

    读音:tiān míng

    繁体字:天明

    短语:

    英语:dawn

    意思:
     1.犹天命;天道。
      ▶《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

  • 刻烛

    读音:kè zhú

    繁体字:刻燭

    意思:(刻烛,刻烛)

     1.《南史•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
      ▶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后因以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