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园杂诗六首·修酴醾架》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意思:明年春天席土地还可以喝,太阳不到香风吹。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南园杂诗六首·修酴醾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句“贫家不辨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描绘了贫家无法用坚实的木材建构房屋,只能用竹子和酴醾搭建简陋的架子,凸显了贫家的清贫和生活的艰辛。 接下来,“风摇雨渍不而久,未及三载俱离披。”描绘了架子在风雨中的脆弱,用不了三年就破败不堪,进一步展现了贫家生活的艰难和无法抵挡风雨的无奈。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这两句描绘了因为架子破败,原本的小路也废弃了,行走时举头会碰到冠冕,行动不便,进一步描绘了贫家的困顿和无奈。 然后,“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呼唤奴仆来改建,不得已只能拆除四周围的篱笆,用新的材料替换旧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坚韧。 最后,“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诗人以乐观的心态展望未来,即使在贫困的生活中,也能在来春的草地上饮酒,享受不到阳光但仍有香风吹拂的生活。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贫家的生活状态和诗人的心境,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和艰辛,也有对未来的乐观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贫家不辨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
风摇雨渍不而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
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席地

    读音:xí dì

    繁体字:席地

    短语:铺开 摊 铺

    英语:on the ground

    意思:
     1.铺席于地。
      ▶《南齐书•豫章王嶷传》:“朔望时节,席地

  • 不到

    读音:bú dào

    繁体字:不到

    英语:absent oneself from

    意思:
     1.不到达。
      ▶《诗•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
      ▶《儿女英雄传》第五

  • 来春

    读音:lái chūn

    繁体字:來春

    意思:(来春,来春)
    明年春天。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田事废业无余积,虽羌虏必破,来春民必困乏。”
      ▶唐·白居易《四十五》诗:“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