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江上老人》 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

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

意思:潭底锦鳞认识很多钓鱼,没有投香饵就是先知。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赠江上老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鱼和钓丝为切入点,探讨了人生的智慧。 首句“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鱼儿在潭底游弋,它们对钓鱼的人和行为有敏锐的感知。它们未投入鱼饵之前就已经知道,这进一步暗示了人们应该对周围的人和事有敏锐的感知和理解。 “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蓝染钓丝”,诗人用鱼目来比喻那些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清事实真相的人。诗人认为,要使这些人能够看清事实,就需要像学习染色钓鱼丝一样去学习分辨事实的真伪。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敏锐感知和理解他人,以及分辨事实真伪的重视。它提醒我们要有敏锐的感知力,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同时也要有分辨事实真伪的能力,不被假象所蒙蔽。 此外,诗中的“揉蓝”一词,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蓝天下,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它以鱼和钓丝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和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
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蓝染钓丝。
作者介绍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先知

    读音:xiān zhī

    繁体字:先知

    短语:哲人 贤 贤人 完人 圣 圣贤 圣人 哲

    英语:prophet

    意思:
     1.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
      

  • 香饵

    读音:xiāng ěr

    繁体字:香餌

    英语:A bait for hunting, fishing or insect-killing.

    意思:(香饵,香饵)

     1.渔猎所用之诱饵。

  • 锦鳞

    读音:jǐn lín

    繁体字:錦鱗

    意思:(锦鳞,锦鳞)

     1.鱼的美称。
      ▶南朝·宋·鲍照《芙蓉赋》:“戏锦鳞而夕映,曜绣羽以晨过。”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多识

    读音:duō shí

    繁体字:多識

    意思:(多识,多识)
    亦作“多志”。
     博学广记。
      ▶《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礼记•缁衣》:“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

  • 投香

    读音:tóu xiāng

    繁体字:投香

    意思:晋·吴隐之有清操,从番禺罢郡归,见妻携有沉香一斤,遂投湖水。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投香之处,传在番禺县西北,后即称投香浦。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一•广州》。后以“投香”喻为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