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宴观石将军舞》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

意思: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舞起锦缠头。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夜宴观石将军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是一首描绘边疆地区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微弱的月光、琵琶声、起舞、笛声等元素,展现了边疆士兵的生活场景和情感。 首句“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描绘了边疆夜晚的景象,微弱的月光从东南方升起,照在戍楼上。琵琶声响起,士兵们开始起舞,手中拿着锦缠头(一种古代舞蹈道具)。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士兵的日常生活。 “更闻横笛关山远”一句,笛声响起,士兵们听到了远处的关山之声,这表明他们身处边疆,离故乡很远。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边疆士兵的思乡之情。 “白草胡沙西塞秋”描绘了边塞的秋天景象,白草、胡沙(可能是指沙漠地区)和西塞(可能是指边塞城市)的秋景,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壮美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士兵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边疆士兵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它也展示了边疆地区的独特风情和壮美景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意的诗,它通过描绘边疆士兵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
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琵琶

    读音:pí pá

    繁体字:琵琶

    英语:lute

    意思: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

  • 起舞

    读音:qǐ wǔ

    繁体字:起舞

    英语:dance

    意思:
     1.起身舞蹈。
      ▶《国语•晋语二》:“骊姬许诺,乃具,使优施饮里克酒。中饮,优施起舞。”
      ▶《隋书•五行志上》: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微月

    读音:wēi yuè

    繁体字:微月

    意思:犹眉月,新月。指农历月初的月亮。
      ▶晋·傅玄《杂诗》:“清风何飘飖,微月出西方。”
      ▶唐·杜甫《水会渡》诗:“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王闿运《七夕立秋作》诗:“虚庭一

  • 缠头

    读音:chán tóu

    繁体字:纏頭

    英语:decorating brocade round the head in ancient actors

    意思:(缠头,缠头)

     1.古代歌舞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