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闲出》 兀兀出门何处去,新昌街晚树阴斜。

兀兀出门何处去,新昌街晚树阴斜。

意思:兀兀出门哪里去,新昌街晚上树荫斜。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闲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兀兀出门何处去,新昌街晚树阴斜。马蹄知意缘行熟,不向杨家即庾家。》,作者通过描绘一个晚风吹拂的黄昏,骑着马儿在街头漫步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感。 首句“兀兀出门何处去”,作者开门见山,直接表达出自己出门游荡、漫无目的的心境。这里的“兀兀”形象地描绘出作者内心的茫然和无助,仿佛行走在人生的迷雾之中。而“新昌街晚树阴斜”则进一步描绘了街头的景象,晚风中的树影倾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氛围。 “马蹄知意缘行熟”,作者通过描述马蹄的行动,暗示自己已经对周围的环境和人情世故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不再拘泥于特定的路线或目的地,而是随心所欲地漫步在街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然处之,以及对自由的追求。 “不向杨家即庾家”则是一种诙谐幽默的表述,作者似乎在暗示,无论是去杨家还是去庾家,都是一样的自由自在。这里既表现了作者的洒脱不羁,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戏谑和调侃。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黄昏街头漫步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悠长,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和理解,展现了他内心的成熟和豁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兀兀出门何处去,新昌街晚树阴斜。
马蹄知意缘行熟,不向杨家即庾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树阴

    读音:shù yīn

    繁体字:樹陰

    英语:arbor

    意思:(树阴,树阴)
    见“树荫”。

    近义词: 后影、背影、身影

    解释:

  • 兀兀

    解释

    兀兀 wùwù

    (1) [motionless]∶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diligent]∶勤奋刻苦的样子

    (3) [dazed]∶昏沉的样子

    引用解

  • 出门

    读音:chū mén

    繁体字:出門

    短语:飞往

    英语:be away from home

    意思:(出门,出门)

     1.外出;走出门外。
      ▶《易•同人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