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无几日,竹叶劝何人。
意思:菊花没有几天,竹叶鼓励什么人。
出自作者[宋]李新的《重阳近有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短晷西风冷,残秋令节频》以秋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活变化的感慨。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以秋日景象为切入点,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季节的更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变化的感慨。诗中的“短晷”、“西风”、“残秋”等词语,都带有浓厚的秋日气息,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的基调。
首联“短晷西风冷,残秋令节频”直接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其中,“短晷”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加快,一天的时间变得短暂,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残秋”则是对秋季即将结束的描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季节更替的无奈。
颔联“菊花无几日,竹叶劝何人”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菊花和竹叶赋予了人的情感。菊花在秋季开放,而竹叶在秋风中摇曳,这两句诗描绘了秋日的凋零和生命的脆弱。而“无几日”和“何人”这两个问句,更是加强了这种无奈和凄凉的感觉。
颈联“饱稻黄鸡矮,抛房紫栗新”则描绘了丰收景象和生活的变化。其中,“黄鸡”、“肥稻”等词语都带有丰收的意象,而“矮”、“新”等词语则表达了生活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生活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尾联“时来持此备,未觉野夫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其中,“时来”表示机会和时运的到来,“持此备”表示要有充分的准备和信心去面对生活的变化,“未觉野夫贫”则表示即使生活贫困,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整首诗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景象为切入点,通过对时间、季节、生活、机会等各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变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信心。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