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庾楼》 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

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

意思:谁听从调遣夜琵琶苦,模拟泛吟秋舴艋小船游。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登庾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个登楼远眺的场景,通过这个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天地、江山、风浪、水烟等自然景象的感受,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首句“重支瘦竹上危楼,凉袭纶巾羽扇秋。”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的情景,他选择了一根瘦弱的竹子作为登楼的工具,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性,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微风轻拂,纶巾羽扇,仿佛带着秋天的凉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天地江山风浪起,汀洲芦荻水烟浮。”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景象,天地之间,江山如画,风浪起兮云涌动,汀洲芦荻在水汽中若隐若现。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生活变迁的感叹,诗人通过这些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他似乎在寻找一种寄托,一种能够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方式。他听到了夜晚琵琶的悲苦之声,这让他想起了生活的艰辛和苦涩。他想要像泛舟秋水一样,沉浸在诗意的世界里,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唤得元规魂梦醒,何妨小作踞床留。”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抒发,他唤醒了历史人物元规的魂梦,也许是在寻求共鸣和理解。他愿意在小范围内停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性,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登楼远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他通过描绘天地江山、风浪水烟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他也通过唤起历史人物元规的魂梦,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重支瘦竹上危楼,凉袭纶巾羽扇秋。
天地江山风浪起,汀洲芦荻水烟浮。
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
唤得元规魂梦醒,何妨小作踞床留。

关键词解释

  • 舴艋

    读音:zé měng

    繁体字:舴艋

    英语:boat

    意思:小船。
      ▶《广雅•释水》:“舴艋,舟也。”
      ▶王念孙疏证:“《玉篇》:‘舴艋,小舟也。’小舟谓之舴艋,小蝗谓之蚱蜢,义相近

  • 琵琶

    读音:pí pá

    繁体字:琵琶

    英语:lute

    意思: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