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谷隐寺》 丹楼倚碧殿,夐出道安林。

丹楼倚碧殿,夐出道安林。

意思:丹楼靠着碧殿,韦复流出道林。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谷隐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深静谧的山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幽之境的向往和无法常去探访的遗憾。 首联“岘南众峰外,窅然空谷深”,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环境的背景,使人感受到一种深远、静谧的氛围。 颔联“丹楼倚碧殿,夐出道安林”,通过对色彩和建筑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谷建筑图景,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颈联“习池抱邻曲,虚窗漱清音”,运用生动的动词和形象的描绘,让人仿佛能听到清脆的水声,看到习池与邻曲相互环抱的美景。 接着,“竹静幽鸟语,果熟孤猿吟”,通过对竹、鸟、果、猿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静谧、自然的氛围。 “故多物外趣,足慰倦客心”,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喜爱,这里的景色足以安慰疲倦的游客的心灵。 最后,“但恨绁尘羁,无繇数追寻”,表达了诗人因为尘世的束缚,无法常去探访这个地方的遗憾。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和建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束缚的无奈,使人产生深深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岘南众峰外,窅然空谷深。
丹楼倚碧殿,夐出道安林。
习池抱邻曲,虚窗漱清音。
竹静幽鸟语,果熟孤猿吟。
故多物外趣,足慰倦客心。
但恨绁尘羁,无繇数追寻。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丹楼

    读音:dān lóu

    繁体字:丹樓

    意思:(丹楼,丹楼)
    红楼。多指宫、观。
      ▶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丹楼琼宇,宫观异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时为客在坐,目曰:‘遥

  • 道安

    读音:dào ān

    繁体字:道安

    英语:Dao An

    意思: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如:并请道安。

    详细释义:东晋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魏。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

  • 出道

    读音:chū dào

    繁体字:出道

    英语:engage in this profession

    意思:
     1.佛教指脱离六道轮回之苦。
     
     2.方言。指年轻人走上社会,能独立工作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