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暮春登大同西北城楼同仰寺丞瞻潘御史洪赋》 西北兵戈犹扰攘,东南民庶半凋残。

西北兵戈犹扰攘,东南民庶半凋残。

意思:西北战争仍然混乱,东南百姓半凋残。

出自作者[明]郭登的《暮春登大同西北城楼同仰寺丞瞻潘御史洪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满地花飞春已阑》是一首对时局的感慨之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首句“满地花飞春已阑”描绘了春天的结束,花瓣满地,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而“溪风山雨更生寒”则描绘了风雨交加,带来了一丝寒意,象征着政治局势的变化无常。 “浮云蔽日终难散”和“腐柱擎天恐未安”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不安,暗喻了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和动荡。 接下来的“西北兵戈犹扰攘,东南民庶半凋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 最后,“先朝遗老惭无补,独对西风把泪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前朝遗老的无能为力,只能独自对着西风流泪,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无奈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时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满地花飞春已阑,溪风山雨更生寒。
浮云蔽日终难散,腐柱擎天恐未安。
西北兵戈犹扰攘,东南民庶半凋残。
先朝遗老惭无补,独对西风把泪弹。

关键词解释

  • 扰攘

    读音:rǎo rǎng

    繁体字:擾攘

    英语:hustle and bustle; noisy confusion; tumult

    意思:(扰攘,扰攘)
    亦作“扰穰”。
     
     1.忙

  • 兵戈

    读音:bīng gē

    繁体字:兵戈

    短语:乱 仗 烽火 战祸 战乱 战火 战 战事 烽烟 烟尘 刀兵

    英语:weapons

    意思:
     1.指兵器。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西北

    读音:xī běi

    繁体字:西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northwest

    意思:
     1.方位名。介于西、北之间。
      ▶《左传•定公十年》:“

  • 凋残

    读音:diāo cán

    繁体字:凋殘

    英语:wilt

    意思:(凋残,凋残)

     1.花叶衰败脱落。
      ▶唐·杜甫《废畦》诗:“秋蔬拥霜露,岂敢惜凋残。”
      ▶元·傅按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