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宣州杂诗二十首》 却甸诸父老,相见亦何颜。

却甸诸父老,相见亦何颜。

意思:却甸诸父老,见面还有什么脸面。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项羽的英勇事迹和他在楚汉战争中的重要地位。项籍路、拔山之力、八千楚卒、百二秦关等词句,都展现了项羽的英勇形象和他在楚汉战争中的辉煌成就。 首联“项籍路由此,力豪闻拔山。”描绘了项籍(项羽)的英勇之路,他的力量和豪气闻名于世,拔山之力令人敬畏。颔联“八千提楚卒,百二破秦关。”则展示了项羽率领八千楚卒,攻破百二秦关的壮举,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勇猛。 颈联“陔下围歌合,江头匹马还。”描绘了战斗结束后的场景,项羽在垓下与刘邦对峙,最终在江边独自骑马返回,这一场景令人感叹他的英勇无畏。 尾联“却甸诸父老,相见亦何颜。”描绘了项羽对待父老的方式,他对待他们如同朋友,相见时并无傲慢之色,展现了他的仁义之心。 整首诗通过描绘项羽的英勇事迹和仁义之心,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项籍路由此,力豪闻拔山。
八千提楚卒,百二破秦关。
陔下围歌合,江头匹马还。
却甸诸父老,相见亦何颜。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父老

    读音:fù lǎo

    繁体字:父老

    英语:elders

    意思:对老年人的尊称。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曰:“年老矣,乃自为

  • 相见

    读音:xiāng jiàn

    繁体字:相見

    英语:meet each other

    意思:(相见,相见)
    彼此会面。
      ▶《礼记•曲礼下》:“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

  • 诸父

    读音:zhū fù

    繁体字:諸父

    意思:(诸父,诸父)

     1.古代天子对同姓诸侯、诸侯对同姓大夫,皆尊称为“父”,多数就称为“诸父”。
      ▶《诗•小雅•伐木》:“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管子

  • 老相

    读音:lǎo xiāng

    繁体字:老相

    英语:uneducated person; rough and ready chap

    意思:谓相貌显得比实际年龄大。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