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嘉禾百咏·兜率寺》 昔年池满地,今见屋耽耽。

昔年池满地,今见屋耽耽。

意思:当年池满地,现在看见房子耽耽。

出自作者[宋]张尧同的《嘉禾百咏·兜率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年池满地,今见屋耽耽。
不结莲花界,龟鱼死未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池塘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池塘昔日美好景象的怀念和对池塘现状的惋惜。 首句“昔年池满地,今见屋耽耽。”描绘了池塘从满地荷花到如今房屋林立的转变。作者用“耽耽”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池塘边房屋的众多和繁盛,表达了池塘周边环境的改变。 第二句“不结莲花界,龟鱼死未日。”是对池塘现状的描述,莲花不再盛开,池塘中的龟鱼也濒临死亡。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生态失衡的惋惜,以及对这种变化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描绘池塘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关注和担忧。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景象和现在的衰败景象,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用词生动,通过对比和拟人等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珍惜生态平衡,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年池满地,今见屋耽耽。
不结莲花界,龟鱼死未日。

关键词解释

  • 昔年

    读音:xī nián

    繁体字:昔年

    短语:已往 往常 往昔 往 旧时 昔日 昔 以往 从前 往日 往时 过去

    英语:former years

    意思:往年;从

  • 耽耽

    读音:dān dān

    繁体字:耽耽

    意思:
     1.眈眈。威严注视貌。亦形容贪婪地注视。
      ▶《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宋·苏轼《见长芦天禅师》诗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一本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