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和》 不言快箭穿杨叶,却讶长松托兔丝。

不言快箭穿杨叶,却讶长松托兔丝。

意思:不说快箭穿杨叶,却惊讶长松托兔丝。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五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机阱”和“利禄”对人性的腐蚀。诗人通过描绘出各种不同的陷阱和利益,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首联“出门机阱已相随,竟放灵均逐伯奇。”诗人以“出门机阱”象征生活中的种种陷阱和诱惑,而“灵均逐伯奇”则象征人们往往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失去自我。这两句诗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一方面人们渴望自由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又无法抵挡外界的诱惑和陷阱。 颔联“始者齧肤微似蚋,俄然择肉及于罴。”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从微小的诱惑到巨大的利益陷阱的转变。这里,“微似蚋”象征起初的小诱惑,“俄然择肉及于罴”则象征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陷入了更大的陷阱。这个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盲目追求和自我毁灭。 颈联“不言快箭穿杨叶,却讶长松托兔丝。”诗人用“快箭穿杨叶”比喻短暂的快乐和短暂的成功,而“长松托兔丝”则象征着虚假的成功和长期的失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追求短暂成功而忽视长远发展的人的批评。 尾联“败坏人材由利禄,乃知曾点胜颛师。”诗人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指出利禄会败坏人的本性,使人失去自我。而曾点则是一个代表纯真人性的人物,他的生活态度与利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纯真人性对人的重要性。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现象的丑陋。诗人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对社会的批判也具有现实意义。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出门机阱已相随,竟放灵均逐伯奇。
始者齧肤微似蚋,俄然择肉及于罴。
不言快箭穿杨叶,却讶长松托兔丝。
败坏人材由利禄,乃知曾点胜颛师。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长松

    读音:cháng sōng

    繁体字:長鬆

    意思:(长松,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鬚髮。
      ▶宋·苏轼《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

  • 不言

    读音:bù yán

    繁体字:不言

    意思:
     1.不说。
      ▶《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孙绰《天臺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
      ▶唐·韩愈《秋怀诗》

  • 穿杨

    读音:chuān yáng

    繁体字:穿楊

    意思:(穿杨,穿杨)

     1.谓射箭能于远处命中杨柳的叶子。极言射技之精。语本《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唐·薛业

  • 兔丝

    读音:tù sī

    繁体字:兔絲

    英语:Dodder

    意思:(兔丝,兔丝)

     1.植物名。
      ▶《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
      ▶高诱注:“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