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谢雪坡钱塘见寄》 经旬不见谢宣城,小楷乌丝寄远情。

经旬不见谢宣城,小楷乌丝寄远情。

意思:十几天不见谢宣城,小楷乌丝寄远情。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和谢雪坡钱塘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经旬不见谢宣城,小楷乌丝寄远情》是一首对谢宣城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他通过小楷乌丝纸寄托着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诗中描绘了春天黄篾楼高处的春梦破灭,以及暮色中绿罗衣的微寒。 “鹤临沙渚鸥俱浴,花落江泥燕与争。”这两句描绘了江边沙洲上鹤与鸥一同沐浴在阳光下的场景,花儿飘落在江泥之上,引来燕子争抢。这是对谢宣城所在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 “亦欲雨蓑摇短楫,西湖新水荡空明。”诗人想象自己身披雨衣摇动短桨,在西湖的水面上荡漾,水面上空明如镜。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希望能在她身边陪伴,共同欣赏西湖的美景。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动物的活动,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优美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动物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经旬不见谢宣城,小楷乌丝寄远情。
黄篾楼高春梦破,绿罗衣薄暮寒生。
鹤临沙渚鸥俱浴,花落江泥燕与争。
亦欲雨蓑摇短楫,西湖新水荡空明。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小楷

    读音:xiǎo kǎi

    繁体字:小楷

    英语:regular script in small characters

    意思:1.楷体小字。三国魏锺繇等所创。

    近义词: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远情

    读音:yuǎn qíng

    繁体字:遠情

    意思:(远情,远情)
    犹深情。
      ▶南朝·齐·谢朓《奉和随王殿下》之二:“星回夜未艾,洞房凝远情。”
      ▶唐·杜甫《西阁雨望》诗:“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