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盖竹庙》 寄书报与荆妻说,十袭荷衣莫要焚。

寄书报与荆妻说,十袭荷衣莫要焚。

意思:寄书通知荆妻子说,十套挑衣服不要焚烧。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盖竹庙》

全文赏析

借榻丛祠日已曛,办看频此谒灵君。 倘若来世事难测,我愿诗才能进几分。 明主无需他人劝谏,回归故山也无需移文。 寄书告知我的妻子,十箱荷衣不要轻易焚毁。 这首诗以借榻祠堂、谒见神灵起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借神灵寓言,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首句“借榻丛祠日已曛”描绘了诗人借宿祠堂,日暮曛黄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第二句“办看频此谒灵君”则表达了诗人频繁谒见神灵的决心,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傥来梦事休重卜”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把握。而“向去诗材进几分”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明主不消人谏猎”和“故山空使空移文”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无奈,暗示了诗人对权力和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 最后两句“寄书报与荆妻说,十袭荷衣莫要焚”则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失望。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能够回归家庭,过上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整首诗以借榻祠堂、谒见神灵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中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失望,但也表达了对家庭、亲情和文学艺术的珍视和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借榻丛祠日已曛,办看频此谒灵君。
傥来梦事休重卜,向去诗材进几分。
明主不消人谏猎,故山空使空移文。
寄书报与荆妻说,十袭荷衣莫要焚。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书报

    读音:shū bào

    繁体字:書報

    英语:books and newspaper

    意思:(书报,书报)
    图书和报刊。
      ▶巴金《灭亡》第六章:“在他寄给妹妹的信中,他常常和她讨论社会问题

  • 寄书

    读音:jì shū

    繁体字:寄書

    意思:(寄书,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庾信《竹杖赋》:“亲友离绝,妻孥流转;玉关寄书,章臺留钏。”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 荆妻

    读音:jīng qī

    繁体字:荊妻

    意思:
     补证条目
    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宋刘克庄《盖竹庙》诗:“寄书报与荆妻说,十袭荷衣莫要焚。”

    解释:1.对人称己妻的谦

  • 袭荷

    读音:xí hé

    繁体字:襲荷

    意思:(袭荷,袭荷)
    犹袭承。
      ▶唐·罗隐《谗书•拾甲子年事》:“一旦袭荷家业,苟不以法而得,亦宜不以法而终,此倚伏之常数也。”

    解释:1.犹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