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意思:前边的歌唱《蜀道难》,后来唱《狭窄行》。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感怀,是对李白、杜甫两位诗人遭遇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中描绘了蜀道艰难、夜宿惊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茫然,同时也对李供奉、杜拾遗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首先,诗中通过对商声、破屋、邻人惊鸟等自然和环境细节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蜀道之难,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表达了自己在听到这些事件时的内心世界,即孤独、茫然和无助。这种情感通过高歌相和、泪洒青灯等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提到的李供奉、杜拾遗是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他们的遭遇让诗人深感同情。李白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后来却因得罪权贵而被迫离开朝廷,流落江湖;杜甫则因安史之乱而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这些历史事件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最后,诗人对李供奉、杜甫的才华和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像他们这样的才华横溢的人?这个问题既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人才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