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潦恐天漏,冬雷知地偏。
意思:夏季洪水恐怕天漏,冬雷知道地偏。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在建城市,盐酒昼夜喧。 夏潦恐天漏,冬雷知地偏。 妻孥日告我,胡不反故山。 一来朝廷上,七年不知还。 有寓均建城,且志昔日言》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过去在建城市生活的回忆,并表达了对离开故乡的不舍和对朝廷生活的厌倦。
首先,“昔在建城市,盐酒昼夜喧。”描绘了建城市生活的喧嚣,白天夜晚都充满了盐酒的声音,这可能象征着都市的繁华和喧嚣。接着,“夏潦恐天漏,冬雷知地偏。”形象地描绘了建城市的气候特点,夏天担心雨水过多像天漏,冬天则知道这是因为地势偏僻的缘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建城市的地理环境,也揭示了其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然后,“妻孥日告我,胡不反故山。”诗人回忆起妻子和孩子每日对他的劝告,让他想起故乡的山水,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妻孥”是家人,“日告我”是每日的劝告,“胡不”是为何不的意思,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归乡的情感。
接下来,“一来朝廷上,七年不知还。”诗人进入朝廷之后,七年没有回家,这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厌倦和无奈。最后,“有寓均建城,且志昔日言。”诗人在建城中暂住,以此为寓所,记录下过去的言语,可能是为了纪念那段生活,也可能是在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过去在建城市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朝廷生活的厌倦。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