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月七日陪祀泰陵》 苍梧天远孤臣泪,玉帛星驰万国心。

苍梧天远孤臣泪,玉帛星驰万国心。

意思:苍梧王天远我泪,玉帛飞驰万国心。

出自作者[明]王鏊的《五月七日陪祀泰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星楼月殿夜沉沉,烛影炉烟俨若临。》是一首对古代宫廷夜景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忠诚。 首先,诗中通过对星楼、月殿等建筑物的描绘,展现了宫廷夜晚的庄严与神秘。其中,“烛影”和“炉烟”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读者能够看到烛光摇曳、香烟袅袅的场景。 接着,诗中又通过“北极紫微尊自在”一句,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紫微垣是古人对北斗星区的美称,而北极又代表了皇帝所居之地,因此这里用紫微尊自在来表达皇帝的尊贵与自在。 “西清黄伞梦难寻”一句,则描绘了皇帝的仪仗之一——黄伞。黄伞在古代是皇帝出巡时的象征,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这里用“梦难寻”来表达对皇帝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的深邃与复杂。 “苍梧天远孤臣泪”一句,则表达了对忠诚的臣子的敬意。苍梧是古代地名,这里借指远离京师的臣子,他们为皇帝的恩泽而流泪。 最后,“玉帛星驰万国心”则表达了皇帝的威望和影响力,如同星星般闪耀,使得万国臣民心生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夜景的描绘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皇权的尊重和对忠诚臣子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皇帝出巡的不解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宫廷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星楼月殿夜沉沉,烛影炉烟俨若临。
北极紫微尊自在,西清黄伞梦难寻。
苍梧天远孤臣泪,玉帛星驰万国心。
十九年中游幸绝,仰思王度式如金。
作者介绍
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即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颂其文。

成化十一年(1475年),王鏊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他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吏部尚书等职,参与过多次政治改革和军事征战。王鏊主张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以提高政治效率。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科举制度的改革,促进人才选拔和教育公平。

除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王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充满山水意境,代表作有《看梅》、《水调歌头·游南溪》等。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创立了“震泽派”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王派”。

关键词解释

  • 万国

    读音:wàn guó

    繁体字:萬國

    英语:Countries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意思:(万国,万国)
    万邦;天下;各国。
      ▶《易•干》:“首出

  • 孤臣

    读音:gū chén

    繁体字:孤臣

    意思:
     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梁·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柳宗元《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