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有喜》 问膳彩衣还仆地,感时谏疏欲干天。

问膳彩衣还仆地,感时谏疏欲干天。

意思:问饮食彩衣回来倒在地上,感时进行疏想干天。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有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忠孝、是非、忠言直谏和仁政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伦理的坚守,同时也对那些无视正义、肆意妄为的人表达了强烈的谴责。 首句“世事独知谁谓然,衣冠直待见戈鋋。”揭示了世事的复杂和无情,只有少数人能够洞察其中的是非曲直,而大多数人则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直到灾难临头才后悔莫及。衣冠直待见戈鋋,意味着人们往往在安逸的生活中忽视了潜在的危险,直到战争或灾难的威胁降临,才意识到曾经的疏忽。 “是非在彼从三刖,忠孝于身必两全。”这句话表达了对是非的判断标准因人而异,有时甚至会因立场不同而产生分歧。然而,无论何时,忠孝于身必须两全,即忠诚和孝顺是每个人都必须坚守的道德准则。 “问膳彩衣还仆地,感时谏疏欲干天。”描绘了一个感人的场景,即儿子为年迈的父亲试餐,却因食物不适而倒地不起。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他们的勇气和忠诚可以感动天地。 最后,“膻胡猖獗须臾尔,仁泽昭陵亿万年。”是对那些无视正义、肆意妄为的人的谴责。膻胡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贪婪、残暴的人,他们肆无忌惮地横行霸道,而仁政和公正的统治将会持续亿万年。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伦理的坚守,同时也对那些无视正义、肆意妄为的人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它提醒我们要明辨是非、坚守忠孝、直言进谏,并期待一个仁政和公正的统治时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事独知谁谓然,衣冠直待见戈鋋。
是非在彼从三刖,忠孝于身必两全。
问膳彩衣还仆地,感时谏疏欲干天。
膻胡猖獗须臾尔,仁泽昭陵亿万年。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问膳

    引用解释

    古礼,父母进食,人子侍侧,问膳食如何。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煖之节;食下,问所膳。” 郑玄 注:“问所食者。”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之二:“鸡鸣常问膳,今恨玉京留。” 宋 梅尧臣 《送弟赴和州幕》诗:“ 歷阳 况与吾庐近,春穀休言问膳难。”参见“ 问安视膳 ”。

    读音:wèn

  • 彩衣

    读音:cǎi yī

    繁体字:彩衣

    意思:(参见綵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楚·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着五色斑斓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王禹偁

  • 干天

    读音:gàn tiān

    繁体字:乾天

    意思:犹参天。谓高出空际。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溱水》:“崖峻险阻,巖岭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搜寻仞之陇,求干天之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