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阳有愚叟》 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

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

意思:浪虽似狂,计划本身也不笨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洛阳有愚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洛阳有愚叟》是一首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进行深度思考的作品。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名叫“愚叟”的人物,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首先,诗中的“白黑无分别”、“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黑白分明、是非颠倒的世俗世界的淡然态度。作者认为,像“愚叟”这样的人,虽然行为举止看似狂放不羁,但他的内心世界并不粗糙,反而有一种独特的清醒和智慧。 其次,“点检盘中饭,非精亦非粝。点检身上衣,无余亦无阙。”这两句描绘了“愚叟”的生活状态,他并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满足于简单的食物和衣物,过着朴素而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再者,“天时方得所,不寒复不热。体气正调和,不饥仍不渴。”这几句描绘了“愚叟”所处的自然环境,他生活在气候宜人、环境舒适的地方,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处于最佳状态。这种生活环境的选择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身体健康的重视。 “醉向人家歇”、“寓眠多拥褐”等句子,描绘了“愚叟”在生活中的自由和随性,他喜欢向人家借宿休息,常常在野外睡觉,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最后,“抱琴荣启乐,荷锸刘伶达。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像“愚叟”这样的人物的赞美和对自由、自然、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认同。作者认为像“愚叟”这样的人,能够放眼看世界,任由头发变白,这种生活态度是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通过对“愚叟”这个人物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自由、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认同。这首诗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引导人们去关注内心世界和自然环境,去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阳有愚叟,白黑无分别。
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
点检盘中饭,非精亦非粝。
点检身上衣,无余亦无阙。
天时方得所,不寒复不热。
体气正调和,不饥仍不渴。
闲将酒壶出,醉向人家歇。
野食或烹鲜,寓眠多拥褐。
抱琴荣启乐,荷锸刘伶达。
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
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
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浪迹

    读音:làng jì

    繁体字:浪跡

    英语:wander about; roam about

    意思:(浪迹,浪迹)
    见“浪蹟”。

    近义词: 漂泊、流浪、流荡

  • 狂谋

    读音:kuáng móu

    繁体字:狂謀

    意思:(狂谋,狂谋)
    谓谬误的谋算;狂妄不当的谋划。
      ▶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