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虽属夏,风露已惊秋。
意思:光阴虽然属于夏,风露已惊秋。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高竹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竹临清沟,轩小亦且幽》是一首描绘静谧夜晚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高竹临清沟,轩小亦且幽”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高高的竹子围绕着清澈的沟水,小轩窗虽小,但环境清幽。这给人一种亲近自然,身处自然之中的感觉,使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光阴虽属夏,风露已惊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虽然现在是夏天,但风露已经带来了秋天的气息。这体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月色林间生,泉声砌下流”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光在树林间洒下,泉声在石壁上潺潺流动。这些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梦境中。
“谁知此夜情,邈矣不能收”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情感的抒发,这种情感深沉而难以言表。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他对生活的感激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欣赏和对宁静的向往。诗中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感激之情。
相关句子
- 一叶惊秋风露清。-- 出自《鹧鸪天·一叶惊秋风露清》作者:[宋]赵师侠
- 枫岭摇丹,梧阶飘冷,一天风露惊秋。-- 出自《满庭芳·枫岭摇丹》作者:[宋]黄公度
- 玉佩惊秋早。-- 出自《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作者:[元]邵亨贞
- 玉佩惊秋早。-- 出自《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作者:[元]邵亨贞
- 碧树又惊秋。-- 出自《菩萨蛮·休文多病疏杯酌》作者:[宋]侯置
- 一叶忽惊秋。-- 出自《浪淘沙·一叶忽惊秋》作者:[宋]贺铸
- 纨扇惊秋换。-- 出自《醉春风·陌上轮蹄满》作者:[宋]陈德武
- 惊秋啼。-- 出自《碧云深/忆秦娥》作者:[宋]张辑
- 心事惊秋。-- 出自《累字戏作解愁吟简旧寮》作者:[宋]宋伯仁
- 山路惊秋老。-- 出自《醉花阴·碧玉槎桠金粟小》作者:[宋]丘崈
- 一醉瑶台风露。-- 出自《水调歌头·世事不须问》作者:[宋]韩元吉
- 风露早。-- 出自《渔家傲·云外宾鸿声渐杳》作者:[元]许有孚
- 风露早。-- 出自《渔家傲·云外宾鸿声渐杳》作者:[元]许有孚
- 风露湿麒麟。--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廖刚
- 月明风露。-- 出自《点绛唇·散策芗林》作者:[宋]杨无咎
- 凄风露。-- 出自《将进酒/梅花引》作者:[宋]贺铸
- 风露洗炎曦。-- 出自《朝中措·海天万顷碧玻璃》作者:[宋]刘克庄
- 冷落西溪风露。-- 出自《西江月·洛浦神仙流品》作者:[宋]晁端礼
- 风露千万亩。-- 出自《稻花桑花》作者:[宋]舒岳祥
- 夜深风露娟娟。-- 出自《清平乐·嫩凉新霁》作者:[宋]袁去华
- 好光阴等闲。-- 出自《醉太平·泥金小简》作者:[元]刘庭信
- 光阴奇。-- 出自《惜奴娇·光阴奇》作者:[宋]巫山神女
- 洞里光阴。--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作者:[宋]宋先生
- 光阴梭度。-- 出自《摸鱼儿·见春来》作者:[宋]卫宗武
- 光阴骤。-- 出自《渔家傲·云复衡茅霜雪後》作者:[宋]冯时行
- 光阴迅速如飞。-- 出自《汉宫春慢/汉宫春》作者:[宋]无名氏
- 争奈光阴瞬息。-- 出自《落梅慢/落梅》作者:[宋]无名氏
- 光阴换也。-- 出自《瑞鹤仙 归宁都,因成,寄暖香诸院。》作者:[宋]赵长卿
- 容易光阴度。-- 出自《池上酬刘记室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光阴不可舍。-- 出自《登禅罔寺望和虞记室诗》作者:[南北朝]何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