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意思:幽显难道不同轨迹,从前有只病等。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是一首对清源君子居的赞美诗。 首联“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诗人以“清源”喻指居所的清雅高洁,称其为“君子居”,可见诗人对居所主人的敬仰之情。而“左右尽图书”则描绘出居所的丰富藏书,体现出主人深厚的学识和追求。 颔联“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进一步描绘了居所的宁静与和谐。“三径春自足”描绘了居所外的春意盎然,而“一瓢欢有馀”则描绘了居所内的宁静生活,表现出主人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描绘了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主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庭前的莎成就像是一张野席,阑药成为了家蔬。这不仅体现了主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也表现出主人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 尾联“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诗人以“幽显岂殊迹”表达了对清源君子居的赞美,认为这种幽雅的生活环境和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与古代贤人并无不同。而“昔贤徒病诸”则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清源君子居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清源君子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简单朴素、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幽显

    读音:yōu xiǎn

    繁体字:幽顯

    意思:(幽显,幽显)
    犹阴阳。亦指阴间与阳间。
      ▶《北史•李彪传》:“天下断狱起自初秋,尽于孟冬。不于三统之春,行斩绞之刑。如此则道协幽显,仁垂后昆矣。”
      ▶唐·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