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逍遥咏》 清心常积德,凡眼岂能知。

清心常积德,凡眼岂能知。

意思:清心常积德,凡是眼睛能知道。

出自作者[宋]宋太宗的《逍遥咏》

全文赏析

这首诗《虎龙本属木,白虎作华池》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虎龙、白虎为象征,探讨了自然、道德和人的关系。 首联“虎龙本属木,白虎作华池。”以虎和龙作为象征,龙属木,虎虽非龙却也与木有关,而白虎是传说中的四灵之一,作华池即在此池边。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以自然现象来比喻道德和人的行为。 颔联“水炎恒为则,阴阳造化迟。”进一步阐述了阴阳造化的关系,阴阳调和,造化自然,而水炎恒为则是强调了水的恒定作用。这一联表达了自然规律和道德规范的相互关系,即人的行为应当符合自然规律,顺应阴阳调和。 颈联“清心常积德,凡眼岂能知。”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积德的重要性。清心即保持内心的清明,不染尘埃;积德则是不断地积累善行。只有清净内心,积德行善,才能不被凡眼所蒙蔽。 尾联“君子听吾喻,神明勿喑欺。”以君子自居,告诫君子要听从这首诗的比喻,不要在神明面前欺瞒。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期望和对道德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虎龙、白虎为象征,通过描述自然现象来阐述道德规范和人的行为关系,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积德的重要性,并告诫君子要听从道德的指引,不要在神明面前欺瞒。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哲理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虎龙本属木,白虎作华池。
水炎恒为则,阴阳造化迟。
清心常积德,凡眼岂能知。
君子听吾喻,神明勿喑欺。

关键词解释

  • 积德

    读音:jī dé

    繁体字:積德

    英语:accumulate virtue

    意思:(积德,积德)

     1.积纍的仁政或善行。
      ▶《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

  • 清心

    读音:qīng xīn

    繁体字:清心

    英语:clearing away the heart fire

    意思:
     1.心地恬静,无思无虑。
      ▶《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

  • 岂能

    读音:qǐ néng

    繁体字:豈能

    英语:how could; can; how is it possible

    详细释义:怎能、那能。左传?昭公九年:『文之伯也,岂能改物。』孟子?梁惠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