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不准拟二首》 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

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

意思:想起从前滴在炎瘴地,巴猿拉哭虎随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不准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年老时所作,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慨。 首句“篮舆腾腾一老夫”,描绘了作者年老体衰,需要坐篮舆的情景,表达出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态度。褐裘乌帽白髭须,则是对作者外貌的描绘,表现出一种从容、自然、不拘小节的形象。 “早衰饶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无”,作者自述早衰多病,喜欢吃素食,体力已经大不如前,需要思考如何安排生活。这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 “不准拟身年六十”,作者自述没想到自己已经六十岁了,但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忧虑和不安,反而是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 “忆昔谪居炎瘴地”,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被贬谪到炎热的瘴气之地,表达出一种对过去的感慨和回忆。 “游春犹自有心情”,作者在回忆过去的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即使年老体衰,仍然有心情去游春,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状态的描述,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慨。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外貌,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乐观自信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和智慧。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篮舆腾腾一老夫,褐裘乌帽白髭须。
早衰饶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无。
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
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
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
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谪居

    读音:zhé jū

    繁体字:謫居

    英语:live in banishment

    意思:(谪居,谪居)
    谓古代官吏被贬官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
      ▶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

  • 随行

    读音:suí háng

    繁体字:隨行

    英语:retinue; suite

    意思:(随行,随行)
    I

     1.跟在别人后面走;跟着同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

  • 炎瘴

    读音:yán zhàng

    繁体字:炎瘴

    意思: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
      ▶《宋史•许仲宣传》:“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

  • 猿引

    读音:yuán yǐn

    繁体字:猿引

    意思:如猿攀缘。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峡壁间有藤树纠络,乃猱升猿引以登。”
      ▶清·魏源《圣武记》卷七:“﹝傅鼐﹞自领乡勇,夜探山后径,猿引上,黎明始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