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
意思: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题萧山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是一首描绘秋日庙堂之景,并寄托哀思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感悟。
首联“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描绘了秋日故道上的树木繁茂,而荒废祠堂的山影映照在东面的景象。这里,“故道”和“荒祠”为读者提供了历史的线索,暗示了这里曾经的重要和现在的荒凉。而树木的浓阴和山影的描绘,又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
“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颔联生动地描绘了祠堂内的景象:杉松密集如一庭雨水,幡盖在秋风吹拂下满堂生风。这里,诗人通过视觉、听觉和感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肃穆、庄重的气氛。
“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颈联描述了早晨来此庙堂的客人祭奠,清晨的莎草上还带着昨夜的露水,秋日的庙堂空荡荡的,只有马儿在嘶叫。这里,诗人通过细节描绘出了一种静谧、凄凉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逝者的敬意。
尾联“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深秋的池塘上蛙声歇止,而古老的潭里,龙儿也已进入梦乡。这里,诗人通过蛙声和龙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沉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庙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深深感悟。它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也传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敬畏。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