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风赋长句》 望秋三日雨滂滂,庶物浡然俱阜昌。

望秋三日雨滂滂,庶物浡然俱阜昌。

意思:望秋三天大雨涝涝,万物兴起但都阜昌。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风赋长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夏季丰收景象和感恩农神恩赐的诗,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担忧。 首先,诗中描述了夏日的烈日和阳气入土的景象,这象征着夏季的生机和活力。接着,诗中描绘了秋雨滂沱的场景,预示着丰收的到来。雨旸时若,万物勃发,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待。 诗中还表达了对农神的感激之情,对农神的赞颂和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通过描绘新凉之风和酒饭之香,表达了对农神的感谢和敬意。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担忧。诗人对吏卒多豺狼、贪官污吏横行等现象表示了担忧,并希望君王能够清廉为政,不要让这些现象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父子悲啼、食糟糠的穷苦百姓的同情,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农神、对百姓和对社会的关怀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关怀的诗歌,通过描绘夏季丰收景象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夏日烈烈扬晖光,阳气入土土力强。
望秋三日雨滂滂,庶物浡然俱阜昌。
雨暘时若异咎恒,秔稻薿薿如人长。
西风朝夕吹新凉,风来已作酒饭香。
老农再拜谢穹苍,此去足以供烝尝。
只今吏卒多豺狼,唯恐肆威回夺攘。
一粒不得入我肠,父子悲啼茹糟糠。
愿将此意达君王,毋官贪冒官循良。

关键词解释

  • 望秋

    读音:wàng qiū

    繁体字:望秋

    意思:
     1.盼望秋收。
      ▶《隋书•高祖纪上》:“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2.接近秋天。参见“望秋先零”。

    <

  • 滂滂

    引用解释

    1.水流大貌。 汉 焦赣 《易林·同人之蛊》:“跪进酒浆,流潦滂滂。” 元 鲜于枢 《八声甘州》套曲:“浪滂滂,水茫茫,小舟斜缆坏桥桩。”喻恩泽广大。 明 方孝孺 《成都杜先生草堂碑》:“推其本心,可宰天下,利泽滂滂,物无遗者。”

    2.形容泪、血等流得多。《晏子春秋·谏上十七》:“ 景公 游於 牛山 ,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

  • 三日

    读音:sān rì

    繁体字:三日

    意思:
     1.三天。
      ▶《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 阜昌

    读音:fù chāng

    繁体字:阜昌

    意思:
     1.繁盛;昌盛。
      ▶《楚辞•大招》:“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王逸注:“阜,盛也。昌,炽也。言楚国……人民炽盛,所有肥饶,乐于他国也。”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