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母》 手线缝衣欲问寒,慈颜时向梦中看。

手线缝衣欲问寒,慈颜时向梦中看。

意思:手线缝制衣服想问寒,慈祥的面容不时向梦中看。

出自作者[明]邵宝的《忆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手线缝衣欲问寒,慈颜时向梦中看》是一首深切怀念母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首联“手线缝衣欲问寒,慈颜时向梦中看”,通过描绘诗人正在缝衣的动作,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要询问母亲是否感到寒冷,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关心和体贴。而“慈颜时向梦中看”则表达了诗人常常在梦中看到母亲慈祥的面容,这种梦境的描绘,更加深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颔联“世间尽道为官好,天下无如别母难”,诗人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为官和别母之间的艰难选择。世间人都说为官好,但天下没有比别母更难的事情。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颈联“读罢家音添鬓白,书成国事剩心丹”,诗人读完家书后,白发增添,心系国事,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对国家的忧虑。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尾联“青灯自照砖河夜,回首江南路渺漫”,诗人独自面对青灯,回想起江南的家乡和亲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慨。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节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手线缝衣欲问寒,慈颜时向梦中看。
世间尽道为官好,天下无如别母难。
读罢家音添鬓白,书成国事剩心丹。
青灯自照砖河夜,回首江南路渺漫。

关键词解释

  • 慈颜

    读音:cí yán

    繁体字:慈顏

    英语:kindly face

    意思:(慈颜,慈颜)
    慈祥和蔼的容颜。称尊上的音容,多指母亲而言。
      ▶晋·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

  • 中看

    读音:zhōng kàn

    繁体字:中看

    短语:顺眼 美 优美 华美 美丽 好看 丽 漂亮 入眼 美妙

    英语:presentability

    意思:好看;顺眼。

  • 手线

    读音:shǒu xiàn

    繁体字:手綫

    意思:(手线,手线)
    慈母为子女缝衣的线。借指母爱。语本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金·元好问《祖唐臣母輓章》诗:“肩舆燕喜今无复,手线留残恨更多。”

  • 缝衣

    读音:féng yī

    繁体字:縫衣

    意思:(缝衣,缝衣)

     1.缝掖之衣。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儒者所穿。
      ▶宋·王安石《送李宣叔倅漳州》诗:“缝衣比多士,往往在丘壑。”参见“缝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