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行》 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

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

意思:水光斜漾月,云影倒埋山。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晓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跨马登长路,闻鸡度远关》是一首描绘旅途风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己身份的自嘲。 首句“跨马登长路,闻鸡度远关”描绘了旅途的开始,跨上马匹,踏上漫长的道路,耳边回荡着鸡鸣,预示着旅程的遥远。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旅途的开始,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月光下的水面闪烁着波光,云影倒映在山峦上。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景,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人迹霜桥外,禽声烟树间”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生活场景,桥边被霜覆盖的足迹,耳边是鸟儿的鸣叫声和树上的雾气。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旅途中的生活气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旅途中的艰辛和乐趣。 最后,“自惭林下客,清梦未曾还”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嘲。他自认自己是一个林下之客,从未有过真正的旅途经验,因此他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旅途和自然的向往,表示自己的清梦未曾还乡,表达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风景和反思自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未知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画面生动美丽,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跨马登长路,闻鸡度远关。
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
人迹霜桥外,禽声烟树间。
自惭林下客,清梦未曾还。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水光

    引用解释

    水面映现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

    <

  • 云影

    读音:yún yǐng

    繁体字:雲影

    意思:(云影,云影)

     1.云的影像。
      ▶南朝·梁元帝《夜宿柏斋》诗:“烛暗行人静,帘开云影入。”
      ▶宋·叶梦得《满江红》词:“云影淡,天容窄。晓风漪十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