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窗》 香篆烟销夜已阑,砚池冰结漏声寒。

香篆烟销夜已阑,砚池冰结漏声寒。

意思:香篆烟销夜晚已经结束,砚台冰结漏声寒。

出自作者[宋]黄庚的《夜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静、清冷的夜晚,以及窗上悬映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香篆烟销夜已阑”,诗人以香篆为引,描绘了夜晚的结束。香篆,一种燃烧的香料,通常被用来计时和营造气氛。在这里,诗人用“烟销”来形容夜已深,香火已经熄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夜已阑”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深长和寂静。 第二句“砚池冰结漏声寒”,诗人以砚池中的水结冰为喻,描绘了寒冷的夜晚。砚池,砚台上的水池,通常用于研磨墨汁。这里,“冰结”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时间的漫长。而“漏声寒”则以滴漏声的冷意来衬托夜晚的寒意。 第三句“梅花悬影书窗上”,诗人描绘了窗上悬映的梅花。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美丽和坚韧。在这里,梅花的悬影映在书窗上,营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应待诗人带月看”,诗人以梅花悬影书窗上,期待着诗人的观赏为结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应待诗人带月看”不仅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静、清冷的夜晚,以及窗上悬映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香篆烟销夜已阑,砚池冰结漏声寒。
梅花悬影书窗上,应待诗人带月看。

关键词解释

  • 砚池

    读音:yàn chí

    繁体字:硯池

    英语:Inkslab

    意思:(砚池,砚池)

     1.凹形的砚。亦指砚端贮水处。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

  • 冰结

    读音:bīng jié

    繁体字:冰結

    意思:(冰结,冰结)
    冰冻。
      ▶北齐·刘昼《新论•文武》:“盛暑炎蒸,必藉凉风;寒交冰结,必处温室。”
      ▶《云笈七籤》卷九五:“譬如冰寒之堂,淳以冰冻而为,梁柱、床

  • 香篆

    读音:xiāng zhuàn

    繁体字:香篆

    意思:
     1.香名,形似篆文。
      ▶宋·洪刍《香谱•香篆》:“﹝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宋·洪刍《香谱•

  • 烟销

    读音:yān xiāo

    繁体字:煙銷

    意思:(烟销,烟销)
    谓烧毁。
      ▶唐·章碣《焚书坑》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解释:1.谓烧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